新紐約客課程首次與台灣會館和台美藝術聯盟合作,並邀請藝術碩士楊翔任,開設中文基礎版畫課程。將版畫此種歷史悠久的技能,透過生活化的方式介紹給台灣會館的朋友。此次課程吸引了許多年輕學員的參與,透過4堂的課程期間,老師運用塑膠板,教導如何學員製作凸版畫。 學員們以輕鬆易刻的橡膠版,設計以及製作個人專屬的印章以及明信片,讓您的親朋好友也能分享創作的喜悅,希望在10月份皇后美術館重新開幕後,能開設進階版畫課程,帶領學員一同探索孔版畫的原理,及在生活上的應用。進一步的學習如何將您自己設計圖案印製在衣服的技巧!
準備材料: *課堂上所用的材料,都可以在下列店面以及網站購得: 1) Dick Blick Art Materials http://www.dickblick.com/categories/screenprinting/ 2) Michael’s http://www.michaels.com/ 3) Pearl Paint http://www.pearlpaint.com/shop-Screen-Printing_1500_6384.html 絹印顏料 silkscreen inks
今天跟大家介紹了一個新的絹印技巧,是單刷版畫(Monotype or Monoprint)的一種。目前國際版畫界所稱之「單刷版畫」是在版畫過程中,所作的試驗性作品,譬如以水面浮油轉印的方式(像是以前美術館有開一堂marbling的課),或利用滾筒直接壓印在紙面上,得出有濃厚版畫趣味的作品,但是其缺乏「製版」或固定版的形式,以及不能達到「複數印製」的單張表現,在實質上是有異於版畫特性的原則。也就是說,雖然用單刷版畫的方式製作出來的作品不能複製,可是卻因此更有讓想像力發揮的空間,是一個比較即時即興的創作方式。單刷版畫不管在凹版、凸版、平版、孔版都可以應用,這次我們學的孔版絹印,因為是用水溶性的顏料,所以任何水溶性的顏彩都可以拿來嘗試做單刷版畫。 這次我帶來示範的是水溶性的蠟筆跟彩色鉛筆(watersoluble crayons and watersoluble color pencils)。水溶性蠟筆我用的牌子是瑞士的Caran d’Ache,價格不是非常便宜,不過顏色很鮮豔。大家只要記得是水溶性的就好,牌子並沒有關係,可以都試試看。 首先,先決定好想要的畫面大小,絹網不想鏤空的地方用膠帶或freezer paper封起來。接著就可以拿著蠟筆或彩色鉛筆直接在絹網上(凹下去的那面)直接做畫。接著,準備好印紙,對準放在網下,用透明劑(transparent base)像是平常施印的方法,來回施印兩次。如果對施印結果不滿意,可以繼續加塗蠟筆。通常,第一次印的結果顏色會比較淡,因水性顏料還未完全溶解。所以第二次、第三次會最漂亮。剩下的透明劑當中會有一點顏料殘留,如果沒有太髒的話,可以留下來下次繼續使用。 這堂課有些學員嘗試了這樣的方法,也舉一反三跟型版配合使用,創造出非常特別又具有繪畫性的作品。這就是單刷版畫的驚喜之處喔!
這是我第一次帶New New Yorkers的學員們去大都會美術館參觀,大家都很認真地跟著我觀賞作品。大都會美術館其實收藏了許許多多古典以及現代的版畫作品,也非常支持藝術家進行版畫創作。聽說我的版畫老師的老師以前在紐約讀書的時候,還曾經自己跑到大都會美術館請他們購買他的作品,而美術館也肯定了他,真的買下幾張他的畫!可惜的是目前在展廳中展出的版畫作品數量不多,如果以後有版畫的特展,我會透過皇后美術館再通知大家。 回想我們這趟看到的版畫作品,以凹版的銅版畫居多,雖然學員沒有機會學到這個版種,造成技巧理解上的困難,不過如果不考慮技術層面的話,單純用美感的角度、依自己感覺來欣賞,就能讓版畫比較沒有距離感了。像是這張文藝復興時期的銅版畫,是利用雕凹線法(engraving)製成的,描繪的是一對戀人。這種技法的使用有如素描,像是用鉛筆一筆一筆交叉地畫,慢慢構成畫面的明暗,只不過紙換成了銅板,鉛筆變成鐵筆。 另外一種凹版畫法是蝕刻法(etching),要先在版上塗佈防腐蝕劑,畫好圖像後再用腐蝕的方法使版上出現凹陷的痕跡。我很喜歡畢卡索(Picasso)的這張蝕刻畫,目前也在大都會展出。畢卡索在創作這幅畫時,根本還不怎麼清楚凹版畫的技巧,也沒有錢買銅版,所以找了一塊別人用過的鋅版來重新使用。這位天才型的藝術家運用他純熟的素描技法以及豐沛的感情,刻畫出了一對比例誇張瘦長的夫妻坐在桌前用餐的情景。左邊的盲眼男人望向左方,雙手捉住女人,似乎要捉住他生活中唯一的希望。女人用空洞的眼神望向前方,整個空間光影對比強烈,戲劇化表現出悲劇又絕望的感覺。正由藍色時期轉向玫瑰時期的畢卡索創作出的這幅畫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版畫作品之一。 另外,在當代藝術區,我們看到了幾幅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畫作,運用到的就是我們這次學的絹印(silkscreen)技法。安迪沃荷是普普藝術的代表藝術家之一,以商業藝術家為定位開啓他的創作生涯。普普藝術的本質來自大量商業媒體的刺激,而意象的增殖就成為普普藝術家創作的特色。安迪沃荷把許多媒體不斷宣揚傳播的名人人像拿來當作創作題材,像是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賈桂林(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以及毛澤東的頭像。版畫本身所具有的複數性,剛好可配合他創作的理念及方法,尤其是絹印的廣泛使用。絹印可以把影像複製在畫布(canvas)上的特性受到藝術家的喜愛,像是沃荷使用媒體上名人照片的影像,放大好幾倍以後使網點得以顯現,再運用照相感光的方法在絹網上製作版樣,施印在畫布跟紙上。他的這個方法似乎是讓媒體去定義了他的創作意像,也激起了當代視覺自覺中,媒體現象所挑起的矛盾及爭議性。 此次看到沃荷的作品中,我覺得最有感觸的是那幅巨大的毛澤東肖像。他把毛澤東的照片同樣極度放大成網點效果,用絹印印出,但又用粗獷的筆法大筆加上許多顏色於他的眼睛、臉頰跟衣服。這種自由的筆法與色彩應用,與題材人物歷史上的評價與意義,有相當大的矛盾,看似不協調,也有些諷刺。
絹板試印 在第三堂的課程裡,學員們嘗試了第一次的絹版試印。學習如何將自己刻好的圖形,或利用貼紙固定在絹版上。然後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使用橡膠板將顏料均勻的上在要印製的物品上。學員們分工合作,在印製的過程中相互幫忙。 許多有趣特殊的圖案就在大家的同心協力下出現了! 還有學員將圖案印製在包包和衣服上,等不及要和身邊的朋友分享他們的作品!
在第二次的絹印課程裡,思瑋老師介紹如何運用鏤空圖像的方式,簡單的製作版型。並且運用粉彩混色的原理,讓學生創造獨一無二的圖案! During the second session of the print making workshop, students cut stencils and used soft pastels to create unique images.
Arts and Education Space for Immigrant New Yorkers